close


【NOW健康 楊芷晴/臺北報導】近期季節交替,日夜溫差變化大,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,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,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,引發耳鳴的症狀。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,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,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,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,聽力減退、病毒感染、藥物中毒、外傷、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,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,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。


耳鳴都是噪音過大引起? 可從2面向了解


耳鳴的成因可簡單分為「器質性因素」以及「心因性因素」2種。前者包含:噪音傷害、中耳炎、耳朵結構受損、聽神經瘤等,與生理疾病相關;後者則為情緒壓力使然,常見的有焦慮恐慌、睡眠障礙或是工作壓力。李宏信醫師坦言,與其說耳鳴是1種病,它其實更像是1種症狀,臨床上難以百分之百地界定確切的根本原因,只能透過詳細的問診進行推斷。至於耳鳴的聲音型態,常見的有蟬叫吱嘰聲、嗡嗡聲、咆嘯聲、滴答聲、打鼓聲等,聲音的表現與成因沒有直接的關聯性。


排除惡性的成因,如:聽神經瘤、耳朵結構受損、藥物性中毒等,需先治療其根本病症以外,普遍治療耳鳴的作法主要以「血液循環促進劑」以及「神經活化劑」為主,目的在於提升內耳血液循環,改善聽神經及腦部血循環的功能,患者只要遵從醫囑、耐心配合藥物治療,就會逐漸變小聲而漸漸消失。


長期忽視耳鳴問題 恐釀成焦慮症或精神疾病不可不慎


李宏信醫師強調,耳鳴之所以不容忽視,主要是因為耳鳴久了多半會引發進一步的精神疾病,病人因耳鳴發作感到困擾,久而久之容易越發焦慮、憤怒、驚慌等,在精神壓力的情況下,耳鳴的症狀就會惡化,變成惡性循環,讓人發狂。


根據許多專家學者的推測,歷史上著名的後印象派畫家梵谷,便是受到耳鳴與眩暈的影響,最終割下自己的左耳。因此臨床上,有時須搭配輕度的鎮定劑,用來改善病人因反覆耳鳴而引發的焦慮心理。病人很怕使用鎮靜劑,怕上癮或中毒,這是很好的警覺觀念,但病人花大錢吃健康食品,有些其實是不健康的,且並無法取代正規的治療。其實醫師開立鎮靜劑,是屬於安全、低劑量、無毒性,其作用在於抑制血管過度收縮,預防組織細胞缺血壞死,並促使血液循環獲得改善,幫助神經再生以期痊癒。鎮靜劑若有毒害,醫師是必須負責的,民眾大可放心使用。


「鳴久必聾」並不完全正確 但也不是不可能


至於訪間流傳「鳴久必聾」,甚至「十鳴九聾」的說法其實不完全正確,如果是生理性導致內耳神經的損傷,在不治療的情況下,確實可能會出現「鳴久必聾」的情形,但若是心理性的因素,如焦慮、壓力等,若沒有適當的緩解,症狀確實會越發嚴重,但不至於導致完全耳聾。其實適當的藥物治療及生活調適,都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

最重要的是,一旦出現耳鳴的症狀,千萬不能拖延就醫,一定要立即找專科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,把握黃金治療期,且必須有服藥治療的決心及耐心,方能治癒,才能漸漸變小聲,達到消失的期望。李宏信醫師建議,耳鳴患者在飲食的選擇上,盡量避免如:麻辣鍋、油炸物、菸、酒等刺激性的食物,以清淡、少油鹽為原則。生活上應盡量保持規律的作息,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。若是處於高度壓力的工作或生活環境,建議為自己尋找適當的解壓方式,讓身心保持愉快,偶爾回想過往光榮的成果,期盼能再度重返榮耀的心情,從「心」改變的正念減壓,也可避免耳鳴加劇或反覆發作。


更多NOW健康報導
▸蓮蓬頭反過來看有夠髒! 家事達人教你用這招輕鬆去汙
▸天氣冷颼颼!優酪乳加熱喝? 專家曝當心益生菌GG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rdlpptv8h 的頭像
    fordlpptv8h

    好物提案

    fordlpptv8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